【育兒文章】3~8歲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關鍵期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

自2000年起教育部已將「兒童閱讀」列入長期的教育政策,而不再只是孩子的一項「課外活動」或「休閒生活」。兒童閱讀近二十年來在全世界都受到重視,因為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孩子透過與書對話,從而學習獨立思考。閱讀,是生存在終身學習時代的孩子,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3~8歲是閱讀能力關鍵期

唯有成為自主閱讀者,才算真正具備了閱讀的能力。然而,與書對話的能力、自閱讀中延伸思維,都是需要學習的;孩子不是從一出生,就有這樣自主閱讀的能力。閱讀能力的發展,有其歷程,也要有方法。

許多相關研究在在顯示,3~8歲,正是奠定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世界將會以驚人的速度開展,文字將與孩子的思考能力相互串聯,在生活中發生作用。他開始認識符號、聲音與意義的關聯性,學習如何看待一張紙、一本書、一則新的知識,也嘗試用自己所學的語言解釋所見的世界內容,進而自我展現。這些基礎能力的養成,將影響孩子往後在學校學習的適應,更是個人終身學習的要件。

而這一切能力的進展,需要正確的引導,也要溫暖的陪伴。

何謂多元閱讀?

多元引導、多元情境

◆把書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
將孩子拉進閱讀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引發他想閱讀的動機;想要孩子愛讀書之前,就要讓他先愛上讀書的氣氛。
家裡的書房、客廳、教室、圖書館、兒童書房、文化中心,都可以是孩子閱讀的場所。不論大書、小書,只要安全,給孩子看的書,都要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像是幼兒園教室的圖書角、兒童圖書館裡開放式的書架、家裡的書桌。

◆「人」是不可缺的一環

人,才是引導孩子學習如何「與書對話」的重要關鍵。讀書的是人,思考的也是人。人,是整個閱讀行為最重要的一環。此次「閱讀大觀園」活動設計,便是希望能夠藉由人的參與,讓閱讀真正進入親子之間,進入家庭,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多元材料、多元途徑
建議家長可以提供多樣的選擇;唯有透過多樣化的內容和題材,才可以提供孩子豐富的閱讀經驗,進而培養出全方位的閱讀能力。

◆題材的多樣化
從童話、語文、概念、科學到環境關懷、親子關係、情緒抒發、生命教育,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討論議題,孩子所閱讀的便是多元的知識與多元的情感經驗。

◆文體的多樣化
兒歌、童謠、詩、故事、傳記、散文、知識性圖書,不同的文體,不同的呈現方式,孩子所感受到的便是語文的多元風貌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形式的多樣化
書,可以是能操作的立體書、玩具書、塑膠書、布書;閱讀也可以是聽故事、看戲、甚至觀察人的表情行為,生活處處都有閱讀的機會,可讀的內容。


多元需求、多元方法
舉例來說,讀一本書給孩子聽就隱含了許多幫助幼兒發展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面向。孩子可以聽到許多辭彙,可以透過具體的圖像,了解抽象文字的意義;也知道父母口中的語言與書上文字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幼兒會感受到父母重視閱讀的價值,享受閱讀的樂趣,知道閱讀是知識和快樂的泉源。

除了是讀者,閱讀更可以使幼兒成為創作者。藉由複述故事、推測結局、分享對書中人物的看法、討論圖畫內容等等,孩子慢慢體會原來閱讀不只是把書看完、把故事聽完而已。從說故事、編故事、演故事、玩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學習組織自己的思考,體驗語言的表達形式,累積自我創造的能力。

等到孩子認知發展更進一步,閱讀過程中的思考,會越來越重要。就像是探索之旅,孩子會對一本書、一則故事做更深入的思考和連結,進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網絡與價值觀。當孩子能夠延伸自己的情感、思索與經驗,這樣的閱讀,就不只是熱情而已,而是一種能力。
總之,閱讀是孩子的人生大事,這樣的大事,父母不能缺席!

(摘自學前教育月刊)
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