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腸病毒該怎麼照顧?兒童、嬰兒腸病毒照護7大重點
小孩腸病毒該怎麼照顧?兒童、嬰兒腸病毒照護7大重點
資料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7683(親子天下)
確診腸病毒後,小孩嘴巴裡出現了好幾個水泡,吃什麼都覺得好痛,甚至開始不吃不喝,身為父母都非常擔心小孩的健康。當小朋友得到腸病毒時,家長要怎麼照顧?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小明確診腸病毒後,嘴巴裡出現了好幾個水泡,吃什麼都覺得好痛,甚至開始不吃不喝,讓小明的父母非常擔心。當小朋友得腸病毒時,家長要怎麼照顧?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本文將列舉腸病毒照顧的 7 大重點,幫助家長陪伴孩子度過腸病毒感染期間的不適:
腸病毒照顧重點 1:預防脫水
當孩子因口腔疼痛而不願進食時,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脫水。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葉國偉醫師表示,許多因腸病毒住院的孩童並非重症,而是因脫水嚴重才需要接受點滴治療以緩解症狀。
脫水會導致孩子精神不佳,恢復速度緩慢。父母能透過觀察孩子的尿量和尿液顏色,來判斷是否有脫水現象。為預防脫水,除了讓孩子多喝開水外,也可提供運動飲料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腸病毒照顧重點 2:冰涼飲食
腸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水泡、口腔潰瘍等症狀,會導致孩子在進食時感到疼痛,甚至不願意進食。然而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能對抗病毒,台北榮總護理部說明,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吃一些冰涼、軟質的食物,增加孩子進食的意願。以下列舉常見的冰涼、軟質食物:
- 豆花
- 布丁
- 優格
- 冰淇淋
- 仙草
- 愛玉
- 綠豆湯
感染腸病毒時可多攝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像是富含蛋白質的蒸蛋、雞蛋豆腐、牛奶等,都有助於增加抵抗力、加快康復的速度。家長記得先將食物放到常溫,再讓孩子放入口中,可減輕食物經過口腔的疼痛感。更多腸病毒飲食建議:腸病毒吃什麼?醫師推薦易入口 3 大類型高營養飲食清單
另外,有些傳言認為吃冰的東西可以治療腸病毒,但衛福部疾管署澄清,腸病毒目前只能靠支持性治療,沒有特效藥,冰涼的食物只能緩解孩子口腔潰瘍的不適,並沒有治療腸病毒的效果。
腸病毒照顧重點 3:隔離在家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特別容易在托育機構、學校等學生互動密集的場所蔓延。若孩子感染了腸病毒,應留在家中休息,這不僅有助於加速康復,還可以減少再度傳染給其他同學的風險。
為因應腸病毒疫情,衛福部疾管署已制定停課原則,當幼兒園、托嬰中心等學前教育機構的班級中,一週內有兩名或以上學生確診腸病毒時,建議該班級停課 7 天。了解詳細的停課相關規定:腸病毒停課幾天?一表看各縣市腸病毒停課標準
腸病毒照顧重點 4:環境消毒
在腸病毒流行期間或家中有人感染腸病毒時,可以使用一般的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對於家中常接觸的門把、餐桌、嬰兒床柵欄等,可將 100cc/500ppm 濃度之漂白水,加入 10 公升的水中稀釋並攪拌均勻;而接觸過感染幼童排泄物、分泌物的物品,則可用 200cc/1000ppm 濃度之漂白水,同樣加入 10 公升水中稀釋。
消毒後建議將物品靜置 10 分鐘,再使用清水擦拭掉剩餘的漂白水,也可將消毒後的物品拿至戶外曝曬太陽,以減少腸病毒殘留於物品的機率。
另外,雖然酒精對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有效,卻難以徹底消滅腸病毒。若要有效對付腸病毒,建議還是使用漂白水會更有效!
腸病毒照顧重點 5:留意排泄物處理
吃進被含有腸病毒之糞便污染的食物,就有機會感染腸病毒。衛福部腸病毒宣導資料提醒,家長在處理患有腸病毒的嬰幼兒排泄物、分泌物及水泡時,務必小心謹慎。清理完成後,應立即使用肥皂清潔雙手,並遵循「濕、搓、沖、捧、擦」五步驟,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給大人或家中的其他孩童。
此外,腸病毒在患者痊癒後,仍可能隨著糞便排出長達 8~12 週。在此期間,家長在協助處理排泄物時,仍應持續保持警惕,確保徹底清潔,才能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腸病毒照顧重點 6:避免共用物品
腸病毒可透過接觸患者的水泡、飛沫及分泌物傳染。聖保祿醫院說明,當家中有孩童或大人感染腸病毒時,盡量不要共用餐具和分享食物(例如使用同一根湯匙餵食),以防止病毒再次傳染。
由於玩具容易接觸嬰幼兒的口鼻,增加腸病毒傳播的機率,也應盡量避免共用玩具,特別是不要讓已感染腸病毒的幼童將玩具放入嘴裡。家長在腸病毒流行期間,可定期消毒孩子的玩具,避免腸病毒殘留於這些物品上。完整的消毒玩具方法,可見這篇文章:腸病毒消毒方法?腸病毒消毒漂白水比例、預防方法
腸病毒照顧重點 7:留意重症前兆
孩子感染腸病毒後,可能出現發燒、嘴破、水泡等病徵,這些症狀通常可在 7~10 天自行痊癒,但家長在照顧患有腸病毒的嬰幼兒時,需特別留意四大腸病毒重症前兆:
- 意識不清、嗜睡、手腳無力:孩子在體溫正常時,仍昏昏欲睡無法輕易叫醒,或是四肢無力難以正常活動。
- 肌躍型抽搐:孩子在睡覺或清醒時,突然且頻繁出現類似驚嚇的抽搐及全身肌肉收縮。
- 持續嘔吐:孩子不斷嘔吐無法緩解,有可能是腦壓上升所致。
- 呼吸及心跳急促:孩子在非發燒、情緒激動的狀態下,心跳每分鐘超過 120 次以上。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王麗君提醒,感染腸病毒有機會併發腦炎、肺炎、心肌炎等重症。若家長發現孩子有出現以上任一重症前兆,應儘速帶孩子至醫院診所就醫,讓孩子及早獲得治療,避免引發重症。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新生兒腸病毒照護重點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訊,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多由 B 型克沙奇病毒和伊科病毒引起,這些病毒可能透過胎盤傳染給新生兒,或是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因新生兒接觸到含有腸病毒的血液和分泌物而感染。此外,產後新生兒也可能因接觸感染者的飛沫、分泌物感染腸病毒。
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的症狀和幼兒略有不同,常見症狀包含發燒、嗜睡、膚色蒼白、喝奶量減少,嚴重則可能引發器官衰竭,如敗血症、腦炎、心肌炎,也就是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多數感染腸病毒的新生兒可透過補充營養、水分自然復原,家長除了多留意新生兒的病情變化,國泰綜合醫院兒科護理部也提醒,協助新生兒清理排泄物後,應將尿布包好再丟棄,並確實消毒及清潔雙手,避免自身感染腸病毒,也降低傳染給家中其他幼兒的機率。
新生兒腸病毒預防。圖片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腸病毒家庭照顧假
當孩子感染腸病毒,或因同學感染腸病毒而需要停課在家休息時,家長可以申請「家庭照顧假」在家照顧孩童。台中市政府勞工局說明,《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勞工在家庭成員需要預防接種、罹患嚴重疾病或發生其他重大事故需要親自照顧時,可申請家庭照顧假,具體的規則如下:
- 誰可以申請:具血緣關係/同住的親屬、共同生活的伴侶
- 可以請幾天:一年最多 7 日,與事假合計一年不超過 14 日
- 會有薪水嗎:家庭照顧假與事假同樣不支薪
- 需要證明嗎:雇主可以要求員工提出證明,家長可出示醫療收據,或是老師說明停課的對話截圖作為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