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樂介紹
我們的耕耘史~(耕耘生命中相遇的每一個靈魂)
『教』於寓~『育』於樂-->始終如一
自西元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迄今,福樂在幼兒教育的這塊園地已耕耘三十多個年頭了,而身為園丁的我也從青春年華步入知天命之年,福樂成長的旅程也等於是我心歷路程轉化的一部成長史。
啟 蒙
生命曙光,在一個充滿孩子歡笑中的環境裡工作、生活是令人愉悅的,尤其每天進大門口聽到孩子聲聲呼喚著『園長媽咪早安』時,整個人頓時精氣神倍加飽滿。這時我發現生命出現了不一樣的光彩,這是孩子們帶給我的。
深 耕
揮汗播種,什麼是教育呢?古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難道為師者只負責書本上知識的傳遞嗎?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的學習已是學不甚學,每分每秒都有新知識的產生,有時還正在消化吸收中,又出現了新觀念。姑不論知識如何地快速膨脹,我們還是要回歸到教育的基礎,就是<<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首重人格教育,而人格教育的蘊育地在原生環境,在辦學的里程中,我們相當重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並齊並重。所以除定期於校內舉辦各種類型的家長成長或座談分享外,更將校外有益於親子溝通互動之活動傳遞與父母,期使我們家園教育之目標更形緊密,因為孩子是我們國家社會未來的資產,我們的未來也將會是孩子所引領和創建的。
在這段深耕時期除加強家園彼此交流溝通外,老師們更是努力充實著自己的專業,持續參與教育局的各項幼兒專業智能進修,在幼師界流傳著兩句話:『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孩子身上具備的美德在我們人師的身上都先看得見』看到老師們討論著孩子個別發展及如何給予孩子最大的協助時,我的心情是激動和感動的。
蛻 變
探索奧秘,西元1994年(民國八十三年)在一次教育活動中,我接觸到了蒙特梭利教育,它讓我看到了孩子內在心理上的奧秘變化,也讓我驚訝一個生活於100前的義大利女士,竟然能為孩子設計出工學系統的實體教具,她所投注的精力是無人能比擬的。從『發現兒童』、『吸收性心智』這兩本書中,我認知到台灣幼兒教育是到該改變的時候了。在起步轉變時,也出現了不少的困惑,但只要為幼兒有更美好的未來與發展,還是要將難關克服,這期間要感謝和我一起奮鬥和指導的前輩、先進、老師們。在民國八十六、八十七年以蒙特梭利教育園所獲得當時縣政府教育局的肯定,連獲兩屆評鑑績優,足以堪慰。
但我們並不以此自滿,持續舉辦蒙特梭利教育座談來為全台灣的幼兒發聲,幼兒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他需要被尊重被瞭解。
堅 持
人文元素,蒙特梭利教育堅持近二十年,看著孩子獨立、自信、快樂、充滿著強大學習力,在教室中自由的享受著『工作』帶給他的滿足。除此之外,課程上亦朝多元素、多樣化去增設許多潛能開發課程,如田園自然課:將大自然的活體實物引進教室,讓幼兒近距離觀察平日不易見到的五大類物種。體識能:將幼兒體能用各種運動伸展刺激動能覺,達到身體的各項平衡。更加入了鄉土母語教學及靜思語等等…這些都是希望孩子在身、心、靈上達到快樂健康。
屹 立
持續茁壯,福樂歷經三十多個年頭,如今向第四個十年邁進,我們持續以謙卑的心去追隨孩子的腳步~以包容的愛去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寬大的胸懷去擁抱孩子的心。因為『孩子』你是我們持續屹立在此的原因!
在 此
感謝陪同我一起與福樂成長的所有伙伴